北京基因组所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相助判断尿路上皮癌中具有预后分层的DNA甲基化亚型
尿路上皮癌 (UC) 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包括上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。虽然都起源于尿路上皮细胞,但上尿路上皮癌恶性水平更高,诊断时60%的患者已经爆发肌层浸润,而膀胱癌患者爆发肌层浸润的比例仅15-25%。越来越多的证据批注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希望细密相关。肌层浸润和非肌层浸润的膀胱癌具有差别的DNA甲基化模式,同时与临床预后相关。然而,与膀胱癌相比,上尿路上皮癌的甲基化剖析及图谱研究仍然欠缺。另外,上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之间DNA甲基化层面的比照将有助于尿路上皮癌的诊断、展望及治疗。永利集团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慈维敏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利群、李学松团队相助,深入剖析上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的表观基因组特征和图谱,进一步判断出差别的DNA甲基化亚型,探索肿瘤的潜在危害分层,并探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药物在尿路上皮癌细胞系中的疗效及作用靶点。相关研究效果以“DNA methylation subtypes guiding prognostic assessment and linking to responses the DNA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 SGI-110 in urothelial carcinoma”为题,于2022年7月18日揭晓在BMC Medicine 杂志。
该研究网络了上尿路上皮癌旁组织、上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组织共49例。通过整合全基因组甲基化和转录组数据,发明上尿路上皮癌和膀胱癌的DNA甲基化图谱很是相似,通过对肿瘤的DNA甲基化�?榫傩蟹歉壕卣蠓掷嗯卸铣隽街钟朐ず笙喙氐难切停∕ethy-High和Methy-Low),并通过86例上尿路上皮癌及411例TCGA膀胱癌两个公共数据集举行了验证。其中,Methy-High亚型是高甲基化,免疫浸润,耗竭状态的T细胞和免疫抑制微情形,临床预后较差。值得一提的是,DNA甲基化亚型是一个新型自力预后指标。研究还发明,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SGI-110通过上调多种抗肿瘤免疫通路抑制Methy-High 亚型膀胱癌细胞系的迁徙和侵袭。
以上效果批注,尿路上皮癌具有一个潜在相似的DNA甲基化机制,这为配合治理尿路上皮癌提供了可能性,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预后危害分层的分子分型战略,同时为临床上使用SGI-110药物治疗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了理论机制。
永利集团(国家生物信息中心)慈维敏研究员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周利群教授、李学松教授为本文配合通讯作者。慈维敏课题组博士生李娟、助理研究员梁媛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博士后樊健、博士生徐纯如为本文的配合第一作者。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妄想、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。
尿路上皮癌DNA甲基化图谱及预后分型
论文链接